電腦週邊
靈活多工一次搞定,j5create JCD543 USB-C 13合1多功能筆電擴充基座
文.圖/Rex 2019-11-11 11:00:00
現在的筆電可以說是越做越薄型化,不只是Windows系統的版本提供擴充性縮水之外,包括像是MAC BOOK的設計也只剩下一組Type-C的連接孔,想要更大的擴充功能與實用性,就得借助外接設備的幫忙;專注於外接設備裝置且已經開發出相當多款產品線的j5create又推出了新一版的多功能擴充基座,直接高達13合1的強大設計,不管是拿來搭Windows或是Apple陣營的筆電通通都OK,造型上也考量到使用者需求做了獨特設計,小編剛入手這款JCD543,肯定是要來試試看的啊!
這款由j5create推出的JCD543在設計概念上就是採多合一的模式,將目前玩家大部分會用到的功能集結在一款產品身上,而且還要顧及到攜帶性與實際使用的考量就更是考驗廠商的RD設計功力囉,那就廢話不多說,直接來看實體吧!咱們來開箱囉~
從彩盒的設計與功能標示不難看出官方的設計概念,採用長條形設計的好處就是除了可以跟筆電一同收納進筆電包或背包之外,搭配筆電使用時也可以達到與筆電的適配性一致,JCD543的實際尺寸為350x82.5x23.4mm(長/寬/高) 、重量僅300g,內部收納隱藏的Type-C連接線長為45 cm,對於筆電的連接插孔位置左或右側都能支援,只要透過側邊預留的小孔就能連接。
除了上方設置有一整片的止滑墊用以穩定筆電外,底部位置也設計有6顆固定用的止滑墊,搭配上墊高的設計也能提升筆電的散熱性,至於JCD543的重點則是在背面的13合1擴充性,光是細數一下背面的這一整排連接埠就令人十分激賞,一共包括有Power In、RJ-45網路連接埠、USB-C x1與USB 3.0 x3(其中有1埠支援BC1.2快充)、HDMI x2/DP x1/D-Sub x1(可支援同時三螢幕輸出)、MIC/Speaker、SD/microSD雙卡槽讀卡設計等,大概經常性會使用到的功能都包括在內了,而且在對應視訊輸出的部分,連同VGA(D-Sub)規格也都納入,若是需要用於投影機或是其他無HDMI/DP的舊規格產品裝置也都能對應自如。
JCD543可同時提供多達3組的顯示輸出,其中一組只能在HDMI/DP當中擇一,支援延伸與同步模式,可以讓使用者透過筆電就輕易的擴充第二甚至第三顯示設備,直接放大了顯示空間,解析度的部分則是支援至4K@30Hz(HDMI/DP)、1920x1080@60Hz(VGA),Power In支援PD 3.0、最大100W,RJ45網路埠則是支援GigaLAN;系統需求的部分則是支援Windows 7/8.1/10(32bit/64bit)、macOS 10.8以上,延伸模式下若播放一個2K畫面(2048x1152@60Hz)則建議至少採用Intel Core i5處理器與4GB以上的Memory硬體配備支援性較佳,要是想要達到2個2K畫面(2048x1152@60Hz)則是建議採用Intel Core i7以及8GB以上Memory。(官方建議:為了在多螢幕環境下發揮最佳性能,建議使用更高的處理器)
搭上JCD543之後,筆電很明顯的可以看到下方有拉高一些,這部份對於透過底部散熱模式的大多數筆電來說,是有效提升散熱效果的,上方的整片止滑墊也可以保障筆電在使用上不會滑動、可以很穩定的固定在桌面上使用,這次實際Demo的筆電是提供位於左側的Type-C接孔,所以JCD543就直接由左側的小孔拉出連接即可(若是位於右側連接孔的筆電就需要JCD543從右側拉出囉);另外可以從後方看連接的狀態,一整排的多功能插孔可以讓玩家方便連接各項裝備,對於使用者來說,也不會因為插孔位於左右側影響平常工作操作的習慣,透過後端連接也比較方便。
可能會產生的疑慮是,那這麼多功能是否還需要另外安裝驅動程式呢?答案是不用,基本上只要插上JCD543就會自動安裝相關的driver囉,筆電連接後就可以使用,這部分可以從系統的偵測與資訊中得知一二,也順便提供給大家參考,插上去就能使用了(Win 10內建了),操作與使用上也都十分方便。(如果無法正常安裝,官網上也都有提供最新版的驅動程式供玩家下載對應,不用擔心安裝使用上的相容性問題)
接上JCD543之後,可以看到系統中的裝置管理員列表中,多了讀卡機(Card Reader)、USB集線器與顯示卡部分也增加了一項USB顯示外接裝置(原本筆電只有內建的Intel UHD 630與獨立晶片Quadro T2000這兩個)
廠商網址:tw.j5create.com/
JCD543開箱、13合1超強多功能一次全都給
大多數筆電的擴充槽不比桌上型電腦那麼多且完整,甚至對於以目前皆採用無線網路連線的方式,許多筆電的RJ45有線網路連接插孔也都拿掉了(有的廠商是有提供透過外接Dongle方式轉接),如果遇上需要使用的時候就難免會發生不方便的情況,這時候對於玩家來說,簡單方式就是透過Docking Station擴充基座來達到使用目的,只是各家擴充基座設計不同,想要一次滿足所有願望就不是那麼容易(健達出奇蛋?),特別是在外出狀態的時候就傷腦筋了。這款由j5create推出的JCD543在設計概念上就是採多合一的模式,將目前玩家大部分會用到的功能集結在一款產品身上,而且還要顧及到攜帶性與實際使用的考量就更是考驗廠商的RD設計功力囉,那就廢話不多說,直接來看實體吧!咱們來開箱囉~
從彩盒的設計與功能標示不難看出官方的設計概念,採用長條形設計的好處就是除了可以跟筆電一同收納進筆電包或背包之外,搭配筆電使用時也可以達到與筆電的適配性一致,JCD543的實際尺寸為350x82.5x23.4mm(長/寬/高) 、重量僅300g,內部收納隱藏的Type-C連接線長為45 cm,對於筆電的連接插孔位置左或右側都能支援,只要透過側邊預留的小孔就能連接。
除了上方設置有一整片的止滑墊用以穩定筆電外,底部位置也設計有6顆固定用的止滑墊,搭配上墊高的設計也能提升筆電的散熱性,至於JCD543的重點則是在背面的13合1擴充性,光是細數一下背面的這一整排連接埠就令人十分激賞,一共包括有Power In、RJ-45網路連接埠、USB-C x1與USB 3.0 x3(其中有1埠支援BC1.2快充)、HDMI x2/DP x1/D-Sub x1(可支援同時三螢幕輸出)、MIC/Speaker、SD/microSD雙卡槽讀卡設計等,大概經常性會使用到的功能都包括在內了,而且在對應視訊輸出的部分,連同VGA(D-Sub)規格也都納入,若是需要用於投影機或是其他無HDMI/DP的舊規格產品裝置也都能對應自如。
JCD543可同時提供多達3組的顯示輸出,其中一組只能在HDMI/DP當中擇一,支援延伸與同步模式,可以讓使用者透過筆電就輕易的擴充第二甚至第三顯示設備,直接放大了顯示空間,解析度的部分則是支援至4K@30Hz(HDMI/DP)、1920x1080@60Hz(VGA),Power In支援PD 3.0、最大100W,RJ45網路埠則是支援GigaLAN;系統需求的部分則是支援Windows 7/8.1/10(32bit/64bit)、macOS 10.8以上,延伸模式下若播放一個2K畫面(2048x1152@60Hz)則建議至少採用Intel Core i5處理器與4GB以上的Memory硬體配備支援性較佳,要是想要達到2個2K畫面(2048x1152@60Hz)則是建議採用Intel Core i7以及8GB以上Memory。(官方建議:為了在多螢幕環境下發揮最佳性能,建議使用更高的處理器)
JCD543實裝與系統偵測
在實際搭配使用的狀況下又是如何呢?這邊直接配上筆電試試就知結果!搭上JCD543之後,筆電很明顯的可以看到下方有拉高一些,這部份對於透過底部散熱模式的大多數筆電來說,是有效提升散熱效果的,上方的整片止滑墊也可以保障筆電在使用上不會滑動、可以很穩定的固定在桌面上使用,這次實際Demo的筆電是提供位於左側的Type-C接孔,所以JCD543就直接由左側的小孔拉出連接即可(若是位於右側連接孔的筆電就需要JCD543從右側拉出囉);另外可以從後方看連接的狀態,一整排的多功能插孔可以讓玩家方便連接各項裝備,對於使用者來說,也不會因為插孔位於左右側影響平常工作操作的習慣,透過後端連接也比較方便。
可能會產生的疑慮是,那這麼多功能是否還需要另外安裝驅動程式呢?答案是不用,基本上只要插上JCD543就會自動安裝相關的driver囉,筆電連接後就可以使用,這部分可以從系統的偵測與資訊中得知一二,也順便提供給大家參考,插上去就能使用了(Win 10內建了),操作與使用上也都十分方便。(如果無法正常安裝,官網上也都有提供最新版的驅動程式供玩家下載對應,不用擔心安裝使用上的相容性問題)

結語、靈活多工的筆電必備小周邊
以目前筆電使用率極高的情況下,如何擴增使用上的實用性是玩家免不了的需求,又想要方便攜帶又想要功能齊備,在周邊製造廠商端也是不斷的推出各款新品來做對應,j5create這次的JCD543就是集合多功能於一身的隨身好物,體積尺寸設計方便與筆電一同攜帶,13合1的設計直接免除了再去攜帶其他擴充性產品的需求,而且可以提供3螢幕輸出的視訊擴充性更是讓使用者不論是在家或是外出都能夠便利的對應到包括HDMI、Display Port與VGA等規格的螢幕上,再加上台灣製造、二年保固的品質與售後服務保障下,擁有筆電的朋友可不能錯過這款好用的搭配周邊小物囉!廠商資料
廠商名稱:j5create凱捷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商網址:tw.j5create.com/
- 發表您的看法
請勿張貼任何涉及冒名、人身攻擊、情緒謾罵、或內容涉及非法的言論。
請勿張貼任何帶有商業或宣傳、廣告用途的垃圾內容及連結。
請勿侵犯個人隱私權,將他人資料公開張貼在留言版內。
請勿重複留言(包括跨版重複留言)或發表與各文章主題無關的文章。
請勿張貼涉及未經證實或明顯傷害個人名譽或企業形象聲譽的文章。
您在留言版發表的內容需自負言論之法律責任,所有言論不代表PCDIY!雜誌立場,違反上述規定之留言,PCDIY!雜誌有權逕行刪除您的留言。
最近新增
- 雙倍容量、單支32GB插好插滿!ADATA DDR4-2666 32GB記憶體模組開箱評測
- PC、手遊跨刀!MSI投資模擬器龍頭BlueStacks,推廣MSI專屬App Player和AI加持之Game.TV手遊電競平台
- 要網路、SD卡槽還是要影像,通通自己「吸」!j5create JCD389 USB-C 11合1磁吸式擴充基座套件組動手玩
- 靈活多工一次搞定,j5create JCD543 USB-C 13合1多功能筆電擴充基座
- 首款自製機械紅軸,HyperX Alloy Origin電競鍵盤開箱評測,工作與玩樂一支搞定
- 問鼎頂級商用鍵鼠、Logitech MX Master 3滑鼠MX Keys鍵盤雙開箱評測
- 軸體熱插拔、支援Cherry MX軸,羅技推出全新PRO X電競鍵盤
- 重返「金標」榮耀!WD推「Gold」企業級 SATA HDD硬碟,全採傳統磁性記錄
- 一小步成就FPS遊戲玩家一大步、ROG STRIX Scope PBT機械式電競鍵盤開箱評測
- 免定位器!HTC推出新一代VIVE Cosmos,視覺上更強化,讓VR更逼真且簡單
- 市售30隻電競鍵盤大開箱!2019返校買電競鍵盤看這裡
- 電競鍵盤怎麼選!軸體是什麼?鍵程好重要、無線或有線?30隻市售電競鍵盤大開箱!
最多人點閱
- 蘋果迷好物推薦,j5create USB Type-C多功能擴充卡JCA374開箱實測
- ASMedia ASM1142效能大對決,PCIe 2.0 x2 v.s. PCIe 3.0 x1介面USB 3.1擴充卡效能實測!
- 三泰sunix USB2312擴充卡實測開箱,Type-A型USB 3.1雙埠升級新選擇!
- 物超所值的繪圖板,Wacom Intuos Comfort Small藍牙版開箱實測
- Bose SoundLink Micro藍牙無線喇叭實測開箱!最迷你又不失音響本質的藍牙喇叭
- 2019夏季電競螢幕採購指南!10款市售版本解析、下手前務必參考
- 主流機械軸體橫向介紹,你也可以是挑「鍵」大師!
- Microsoft Arc滑鼠實測開箱 輕薄時尚美學的藍牙滑鼠!
- 軸體零死角剖析,挑選機械式鍵盤不必傷腦筋!
- Razer BlackWidow Ultimate機械式鍵盤實測開箱,搭載獨家超好按的「Razer綠軸」還能「防水」!
- Logitech G413 CARBON遊戲機械式鍵盤實測開箱,極簡、「好型」!
- USB 4.0規範出爐! 傳輸頻寬達40Gbps! 可「選擇性」相容Thunderbolt 3標準
